首页 | 建设成就 | 科技创新 | 海外足迹 | 历代名桥 | English |
据香港大公网消息,港珠澳大桥将于2016年落成,这不单是一项大型基建工程,更将为香港特别是大屿山以至新界西带来重大改变,令新界西的“大动脉”全面打通,带动香港的未来经济重心亦很大可能会向西移。
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香港将会与澳门及珠江叁角洲西岸、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高速发展地区连接,形成一小时流通经济及优质生活圈,只需约20分钟车程便可由香港往来澳门和珠海,这将大幅减省香港与珠叁角和邻近区域的陆路运输成本和时间,促进区域贸易和经济发展。>>>
次角林大桥是横跨拉萨河、连接拉萨市区与蔡公堂乡次角林村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发展次角林的重要通道。
大桥的一层作为交通功能使用,采用预制简支变箱梁连续结构加装饰性挂板,二层为人行桥,采用钢结构,桥上兼具旅游商铺与休闲赏景功能。>>>
大跨径桥梁建设技术被誉为世界桥梁技术的桂冠。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没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大跨径悬索桥和斜拉桥,1982年建成的主跨径为220米的山东济南黄河桥在当时被视为典范。
30年后的今天,我国桥梁的最大跨径已达1490米,已建的梁桥、拱桥、斜拉桥的最大跨径均位居世界同类桥梁之首,而且这些桥梁的身上中国标准的分量越来越重。正是凭借着这样一大批世界级水平的桥梁,我国成功跻身于世界桥梁强国之列。>>>
----------------------------------------------------------------------------------------------------------------------------------------------------------------
记者(11.18日)从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获悉,目前国内内河规模最大、最长的沉管隧道——江西南昌红谷隧道将于2013年底开工建设,预计2017年建成运营。
由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编制的《南昌市红谷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目前已在南昌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江西南昌第一条过江城市隧道的“路线图”日渐清晰。>>>
港珠澳大桥沉管浮运是在世界上最密集的水域之一的海区作业,运输距离大,作业时间长,换用航道多,来往船舶大,航道较窄,潮汐、流场瞬息万变。本次浮运的贰1管节长112.5米,重4万6千余吨,造价上亿元人民币,由于沉管的吃水较大,技术要求高,极小偏差导致的搁浅或碰撞对沉管都是破坏性的,必须按照特制的专门航道缓慢移动,才能保障沉管浮运的成功开展。而珠江口水域每天船舶流量达4000余艘次,通航环境复杂,沉管浮运水域横穿高速客船航道、榕树头航道、伶仃临时航道等主航道,附近还有众多渔船,通航保障难度极大。
据悉,沉管浮运时间跨度长、技术要求高、监管难度大,是港珠澳大桥建设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创造多项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工程。为保障沉管浮运顺利进行,海事部门之前已经组织开展了四次演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