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23号的重庆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年会上, 33位来自世界500强公司的顾问们,为重庆发展献计献策。很多顾问一致的看法是,现在渝企走出去正当其时,但风险仍不可小视。
“中国市场非常大,这些在当地市场已经饱和的产物,在中国市场上却依然有巨大的消费潜力。此时,利用人民币升值的短期优势,中国公司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将这些面临破产、亟待出售的产物生产商收入囊中,将他们的优质产物和技术带回中国。”第七次参加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的索德尚公司首席执行官张如凌如是分析。
张如凌说,受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全球经济目前依然处于低迷期。一方面,欧元、美元的价值不断被稀释,另一方面,大量西方公司面临破产困境。这些公司的破产原因并不是产物问题,也不是管理问题,而是由于购买力低迷导致市场过快饱和,大量产物滞销,公司不堪重负造成的。
本届年会执行主席、联合技术董事长兼颁贰翱路易?谢纳沃则称现在正是渝企赴美国投资的最好时机,因为现在很多有价值的公司都有出售或转让部分股权的愿望。然而很多顾问则表示,重庆公司走出去应该寻找恰当的机遇和合作伙伴,更需要全盘的战略规划,切莫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香港瑞安集团董事长罗康瑞表示,重庆公司走出去要小心。他表示,他表示,现在受欧美经济形势影响,国外市场不太明朗,不能因为看到国外的公司价格便宜就赶紧去买,而是要全方位考虑,一步步来。
德勤公司并购交易服务全球主管合伙人爱德华?哈里森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表示,重庆公司海外并购切勿盲目“抄底”,要警惕机会主义心理。 “从德勤了解到的情况看,中国公司海外并购成功率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公司前期准备不充分,缺乏明确的海外投资战略。”爱德华说,有的公司在“走出去”之前,并没有明确并购行为对目前公司发展有何战略意义,他们的目的似乎更集中在低价“抄底”。
还有一些公司将并购前期的尽职调查集中于并购公司身上,忽略了对并购当地的政治经济环境进行评估。这些都是准备不充分的表现。爱德华认为,在公司“走出去”之前,要通过反复的评估和论证,来判断并购行为能否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能否通过并购提升公司的潜在价值。不能抱着机会主义心理,为扩张而扩张,盲目收购“便宜”公司。(记者 马沩 徐伟)
实习编辑:范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