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冠体育app

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胡鞍钢:黄金十年中国国企竞争力大幅提升

2012-10-08 15:09:19 来源:经济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五个维度看国企竞争力——

“做大”的同时“做强”的趋势已初现端倪

记者:对于国企竞争力评价,经过比较研究,中国国有公司竞争力提升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胡鞍钢:衡量国有公司竞争力,不同视角、不同方法会有不同结论。我们认为,国有公司竞争力的标杆就是集中在欧美日叁大经济体中的世界一流公司,从国际视角,特别是用世界500强公司进行国际比较,更能充分反映国有公司的国际竞争力。我们参考国资委提出的“做强、做优,世界一流”的目标,从“做大”、“做强”、“做优”、“做绿”和“做和”五个维度来进行比较。

中国公司的集体崛起首先体现在公司经营规模的迅速扩大上,无论是全部非金融公司,还是国有非金融公司或中央公司,在过去十年中,营业收入和资产规模都大幅提高,这一趋势与中国经济的快速赶超是一致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危机年份,如2008年至2011年,中国公司与美日欧公司的相对差距大幅缩小。

在中国公司“做大”的同时,“做强”的趋势也已初现端倪,国有公司特别是中央公司利润水平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2008年,中国非金融公司营业盈余已经达到1.09万亿美元,超过美国和日本,成为全球非金融公司利润总额最高的国家。中央公司与美欧日世界500强非金融公司利润的相对差距大幅下降,由2003年的7.51倍、3.03倍和1.38倍缩小到2010年的2.37倍、1.78倍和0.35倍。同时,行业领军公司不断涌现,在炼油、电信、建筑、海运等行业已形成国际龙头公司。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公司行业覆盖面也在不断扩大。中国国有公司不仅在电信、炼油等市场集中度高的产业中进入500强的数量迅速上升,而且开始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机械、海运、工程建筑、计算机等产业实现新的突破。但与美日欧世界500强公司相比,市场集中度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按行业世界500强公司营业收入与各国行业总产值的比值计算,中国在炼油、电信、能源、金属和公司行业的集中度水平显着低于美国、欧盟和日本的世界500强公司。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的世界一流公司不是会否出现垄断的问题,而是集中程度还远远不够的问题。

记者:你们把做优量化为科技创新和国际资源配置能力评估,国有公司在这两个方面的竞争力怎样?

胡鞍钢:“做大”和“做强”只是公司成功的一个侧面,“做优”是公司实现基业长青的关键所在。对于“做优”的界定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科技创新能力,主要以科技研发支出强度来衡量;二是资源配置能力,主要以公司海外资产规模来衡量。

中国公司科技研发投入大幅增加,国有公司特别是中央公司是科技研发投入的主要来源。中国公司2009年的搁&顿经费已经超过日本的953.4亿美元,接近美国的公司搁&顿经费内部支出的五分之二。中央公司作为一个群体,在搁&顿经费内部支出方面与美国和日本领先公司群体存在一定差距,但差距不断缩小。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制造业国有控股公司的搁&顿支出达到167亿美元,占全行业的40%,国有控股公司的高技术制造业搁&顿支出强度高出全行业平均的一倍以上,特别是像航空航天器制造,其强度已经和德美日公司水平接近。

从公司的海外资产规模数据看,2004年以来,中国的非金融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迅速增长,从447.8亿美元增加到2619.6亿美元,从相当于美国的四十分之一增加到接近十分之一。目前,中央公司仍然是公司“走出去”的主体。根据国资委的统计,在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中,2010年中央公司的比重为70%。

编辑: 宁波 标签:

精彩热图

天安门广场靓景迎宾

有爱奶爸照微博走红

情感健康

社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