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冠体育app

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中国日报

农夫山泉“标准门”之争:水标准中还有多少“水分”?

2013-04-12 16:17:48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皇冠体育app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国标四年越调越严 地标八年“原地踏步”

记者调查还发现,无论是瓶(桶)装饮用水国标、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国标,还是饮用天然矿泉水国标,从2005年到2008年,都对部分指标进行了更严格的调整。

例如,2008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先后两次发出修改单,对瓶(桶)装饮用水国标中的浊度、砷、镉进行“收紧”,砷、镉限值与新版生活饮用水国标协调一致。

专家认为,无论是矿泉水、纯净水、天然水,只要是“瓶(桶)装饮用水”,就应符合相应国标。然而,数年过去,浙江2005年版地标却“踏步不前”,滞后于国标更新。

事实上,这并非“效率低下”,而是背后“暗藏玄机”。2003版瓶(桶)装饮用水国标出台后,对镉、霉菌、酵母等含量的上限规定宽松于2002版浙江地标。不到叁年时间,浙江就“与时俱进”“步调一致”地跟进“调松”,理由是“顺应公司要求”。这种“就低”却不“追高”的做法令人深思。

一位食品监管部门负责人说,“地标”不论如何细化,都不应低于国家“大标”,否则就失去意义,应该自动废除或无效,更不能为了本地的利益,而给予公司特殊门槛“便利”。

“标准之争,背后是利益博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汪国钧说,政府如果不主动“调高”,公司为了节省成本,自然乐意默不作声。

告别标准“交叉不一” 更新谨防“开倒车”

不少专家认为,一直以来我国食品卫生和质量两套国家强制标准并行,经常容易“打架”,即同一套标准下合格的产物,按照另一套标准却有可能不合格。再加上还有一部分强制执行的行业标准,就更增加了标准乱象。

标准更新滞后、交叉不一,不仅容易引发公众质疑,更容易让行业和公司无所适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应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实现修订更加及时、标准更加统一,特别是切忌“开倒车”。

按照2012年印发的《食品标准清理工作方案》,到2013年底,将完成对我国食用农产物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以及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内容的分析整理和评估工作,并提出清理意见。

陈君石介绍,按照工作步骤,标准清理正在从标准审评的专业委员会,到国家部委层面,一步一步地推进。“遵循原则是只有唯一一套国家强制性食品安全标准。”

“我国目前强制性食品标准就接近5000种,散落于数个国家部委。”汪国钧说,标准清理还需再提速。如涉及标准新制定和修改,还应多吸纳公司、行业协会、专家、公众等广泛参与,不能只被一些大户“操控”。

编辑: 马原 标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24小时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叁夜蹲守记

趣闻轶事更多>>
德国北极熊兄弟在草地翻滚打闹。摆详细闭
体坛快讯更多>>

情感健康

社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