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冠体育app

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中国日报

国内多数公司未标注蚊香有毒 专家建议婴儿慎用

2013-07-21 10:54:57 来源:工人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皇冠体育app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一年时间过去了,灭蚊产物还是不能像烟草一样贴出‘有害健康’标志,这些生产灭蚊产物的公司何时才肯放下‘毒面纱’?”7月18日,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张华对记者感慨道。一年前,他发现国内部分灭蚊用品生产公司故意掩盖“蚊香有毒”这一事实,开始向农业部建言献策。可时至今日,他却发现市场上仅有一家公司进行了警示语标注,其余公司均是“纹丝不动”。

“如果孕妇、儿童、身体虚弱者在密闭房间里长时间使用蚊香,这简直就是将低毒或微毒的‘霾’请进了家里。生产公司有责任对消费者进行主动告知。”张华告诉记者,鉴于卫生用农药蚊香、电热蚊香片、电热蚊香液在毒理方面是否会对孕妇、婴儿、儿童、身体虚弱者产生毒性反应没有明确的科学定论,去年7月24日,他向农业部正式提出建议,在审查核准的蚊香、电热蚊香片、电热蚊香液标签和说明书中增加标注——孕妇、婴儿、儿童、身体虚弱者慎用的警示用语。

这一年来,张华一直在观察是否有公司会主动进行标注。目前,他仅发现广东一家日用化学用品公司在其2003年生产的一款蚊香产物上标识了孕妇慎用的警示用语,而上次被他披露的一家公司和其它生产灭蚊产物的公司至今都“纹丝不动”。记者在走访贵阳市多家超市后也发现,市场上销售的蚊香类产物上确实没有标注任何警示用语,而不少消费者也对“蚊香有毒”说法一知半解。

如今,炎炎夏季已经来临,蚊香、电热蚊香片、电热蚊香液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使用高峰期。张华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享有人身不受损害的权利”、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这些蚊香类生产公司的做法已经明显对消费者构成了侵权。此外,根据农业部颁布的《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农药标签应当注明毒性、注意事项,农药产物附具说明书的,说明书应当标注毒性、注意事项”,农业部也应当强制公司完善其产物说明。

“我希望公司能有所行动,维护消费者权益。”张华认为,根据统计,我国大陆每年至少有1600万左右的孕妇以及1600万左右的婴儿出生,面对如此庞大的潜在受众群体,标注“蚊香有毒”刻不容缓。 (记者李丰 赵福中)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24小时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叁夜蹲守记

趣闻轶事更多>>
德国北极熊兄弟在草地翻滚打闹。摆详细闭
体坛快讯更多>>

情感健康

社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