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朋友不多,老朋友联系也少,一年难见上一面 “大家年纪大了,走路搭车都不方便了,怎么聚在一起?”而以前很多老邻居也都将房子卖掉了,新邻居到现在仍是陌生人。 刘伯退休以前是国企的干部,工作非常繁忙,还经常要出国,退休后,生活突然从忙碌走向清闲,对刘伯来说,“不能说一点失落都没有,但是那个年代,到什么阶段就应该做什么事。” 刘伯和老伴每个月总共有4000多元的退休金收入,他说自己的生活基本没问题。“没有特殊情况,不会伸手向儿子们要钱。”他也不愿请保姆,“毕竟不是一家人,要花很大力气互相适应迁就。” 不像有的老人,清晨起床会去公园跳跳舞,打打太极拳,或者上上老年大学、画画写字,刘伯对这些都不感兴趣,而且,他觉得“邻里聊天多了,是非也多。树下打麻将的地方,人一多嘴就杂。” 其实,刘伯一直很希望社区里有个老人活动的空间,“有个窗明几净的地方,稍微宽敞一点,能有空调更好,大家下下棋,天南地北都可以聊一聊?”他其实是希望能有一群意气相投的人,能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而不是一群人“一窝蜂”,打麻将耗时间,要么就是相互比较。 刘伯很怀念先前一栋楼全是单位同事的情景,“大家经常串串门”,但时过境迁,很多同事都将房子卖掉了,隔壁邻居都成了陌生人。 刘伯还有一些老同事老朋友,住得也都并不远,但刘伯和他们联系并不算多,“一年到头也难得见上一面。大家年纪大了,走路搭车都不方便了,怎么聚在一起?喝个早茶都很难协调安排,平时能打个电话就不错了。” 高血压突发,老伴却在外地,那一刻,以为自己完了 刘伯很担心,万一突然有重病,该怎么去到医院,无论是他还是老伴,都没力气将对方背下楼。“儿子在国外,远水解不了近渴。” 春去秋来,刘伯年纪渐渐大了,房子没有电梯,他每次出门买东西都不会太多。 “平时在家,最怕的就是生病。”刘伯有慢性心脏病、高血压,他很担心万一突然有重病,该怎么去到医院,无论是他还是老伴,都没有力气将对方背下楼去。“儿子在国外,远水解不了近渴。” 有一次,老伴回湖北了,刘伯的高血压突然发作,“叁分钟之内,天旋地转,完全动不了,只能用手死死抓住床沿。”黑暗中,刘伯只有一个念头:“这下完了!”一个小时后,病情渐渐缓和,他才东抓西抓地摸到床头的电话,给老伴打了一个电话,此时已是晚上10时,没有办法买到飞机票,老伴只能在那边,抓着话筒干着急。 老伴要两天后才能赶回来,第二天,刘伯只能拖着沉沉的脑袋,一个人亦步亦趋地走到医院打吊针。晚上睡觉时,也不敢快速躺下去,也不敢突然坐起来,生怕头晕又发作。 除了生病,生活中还有许多需要人帮助的地方,但刘伯又是个不喜欢麻烦别人的人,直到现在,家里的吊灯坏了,他还是自己颤抖着地爬上梯子去修理,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例如拆卸空调修理,迫不得已才会通知别人上门服务。“小区没有真正意义的物管公司,外面的人我们真的又信不过,两个老人在家里,别人把我们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怎么办?”刘伯希望社区里能成立一个维修组织,招收一些下岗人员,“既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也帮助了我们这些老人。” 牵挂着儿子,手机捆绑固话,生怕漏掉任何来电 儿孙一般周末早上8时到11时来电话,刘伯这天一般不出门,坐在电话机旁隆重地等着,即使出门买东西,也不超过5分钟。 虽然相隔万里,但儿子终究是儿子,不能在儿子身边问寒问暖,但刘伯与老伴还是以另一种方式时刻“照看”着他们。 刘伯非常关心国际新闻,总是关注着美国和澳大利亚的重大事件,一旦报道那里有自然灾害等,心里会着急,他就会打电话给儿子们,问问他们有没有受到影响。 儿子每个星期会给刘伯一次电话,但并不一定准时,对这一点,刘伯嘴里显得很不在乎。但其实,刘伯的电话和手机是捆绑在一起的,他天天带着手机,虽然一年下来根本接不了几个电话,他是怕漏掉了儿孙的电话。儿孙一般是周末早上8时到11时之间来电话,刘伯这天一般不出门,坐在电话机旁,隆重地等着,即使实在要出门买东西,“也绝对不会超过5分钟路程。” 舍不得孙子,走的时候,觉得“真像心肝被扯下了一块” “念着他挂着他,这么小的孩子过去习惯吗?”刘伯心里难受,但没有和儿子说,他害怕增加儿子的心理负担。 疼儿子,但更疼的是孙子!刘伯有四个孙辈,一个大孙子,两个小孙子,还有一个小孙女。教会他上网的,正是大孙子。大孙子是刘伯和老伴一手带大的,一直到3岁多,才飞赴澳大利亚与父母会合,如今已是20多岁的大小伙子,开始工作了。 回想当年孙子的离开,刘伯觉得“真像心肝被扯了一块下来”,“念着他挂着他,这么小的孩子过去习惯吗?”刘伯心里难受,但没有和儿子说,他害怕增加儿子的心理负担,后来,孝顺的儿子体谅老父亲的孤单,决定把孙子交给空姐照顾,又把小孙子“运”了回来。 “运”回来的那天,刘伯和老伴早早赶到机场,接到了孙子,亲也亲不够,抱也抱不够,“真不想把他再放回去了。”老两口硬是又和孙子“厮磨”了一年,一直到孙子5岁,才重新“放”他去澳大利亚。“舍不得,还是舍不得。”刘伯说,“但我真的怕把他宠坏了,含在口里都怕化了,还是跟着父母成长好些。” 去儿子那里,生活不习惯,孙辈大多不会说中文 国外上哪都得开车,80岁的老人哪会开车啊?住在别墅里如同坐牢!孩子的生活习惯已经西化,和老人总有些磕磕碰碰。 没有孩子在身边的日子孤单又漫长,刘伯嘴里总说并不在乎,但是谈到儿子,他的声调还是明显降低了下来,“是可以跟孩子住在一起,但生活习惯不一样,儿女在身边,有矛盾,儿女不在身边,也有矛盾。” 刘伯与老伴去美国和澳大利亚都住过一段时间,但很快就回来了。“国外的环境是好,但上个商场也要开着车去,一个快80岁的老人哪会开车?住在别墅里如同坐牢!”而且孩子的生活习惯已经西化,和老人总有些磕磕碰碰。“比如我喜欢喝茶,但他们可能会觉得泡茶太麻烦,种种小事。时间久了,大家都不舒服,还有可能因此闹矛盾、得病。”四个孙辈,除了大孙子以外,其他几个基本只是能听懂中文,不会说不会写,平时甚少与刘伯沟通。所以,虽然到国外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条件,还有子女相伴,但生活习惯的差异还是让刘伯与老伴主动选择了空巢。 儿孙回来了,又没有多少时间真正相处 大家回来的第一天,才真正意义地好好聚了一聚,还照了一张全家福。“这是第一次照全家福。”刘伯的话音里竟有了一丝甜蜜。 20多年间,两个儿子还从来没试过春节回家过年,刘伯和老伴已经习惯了两个人的春节。但春节不会让他们的生活有任何不同,不看春晚,不逛花街,“连做好吃的都不会,多做几个菜也吃不完。”最多就是和老朋友们打打电话。只是到了晚上,外面的烟花把屋内照得亮亮的,两位老人难免会想想,远方的儿孙,现在在干吗? 今年有一次,两个儿子终于带着全家回来了,在家里待了十几天,“20年当中也只有这一次。”刘伯高兴坏了,提前将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着他们回来。 但是,十几天的时间也很短,两个儿子都是大忙人,回来还要访师会友,小儿子在回国的几天,还要走访几个城市讲学,刘伯没有多少时间和儿子们正经聊聊天。他最记得大家回来的第一天,才真正意义地好好聚了一聚,四个孙辈都是上半年生日,在这一天同时重新过了一次生日,切了一块大大的蛋糕,还照了一张全家福。“这是第一次照全家福。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刘伯的话音里竟然有了一丝孩童的憧憬和甜蜜。 刘伯的家庭档案 刘伯:今年80岁,家住环市西路,湖北人,几十年前因工作调来广州,退休前是国企干部 老伴:湖北人,现也居住在广州 大儿子:在澳大利亚从事滨罢行业,已买了一栋别墅 小儿子:在美国一家大学做生化教授 儿子们从十八九岁开始,就已离家在外求学,后定居外国,转眼就是20年。 四个孙子:除了大孙子以外,其他几个基本只是能听懂中文,不会说不会写,平时甚少与刘伯沟通。
|
![]() |
||
|
|
|
|
视觉
|
博客
|
财经
|
|
点击排行
|
英语点津
|
网站地图 | |||||||||
国际 | 要闻 | 深度 | 亚太 | 北美 | 中东 | 拉美 | 中外关系 | 国际组织 | 海外看中国 |
评论 | 本网视点 | 国际时评 | 中国观察 | 财经评论 | 网友热议 | 影视书评 | 声音 | 漫画 | 外交讲坛 |
财经 | 国际财经 | 中国经济 | 分析评论 | 股市基金 | 房产动态 | 经济数据 | 消费旅游 | 理财保险 | 资讯抢鲜报 |
博览 | 奇闻奇观 | 科学探索 | 历史揭秘 | 劲爆丑闻 | 名人轶事 | 精彩热图 | 幽默 | 本周推荐 | |
音画 | 环球瞭望 | 社会百态 | 娱乐时尚 | 图吧博客 | 军事天地 | 时事热点 | 图片专题 | ||
军事 | 军事广角 | 即时消息 | 装备图集 | 中国国防 | 国际防务 | 军事评论 | 专栏 | ||
台海风情 | 台海热点 | 台湾旅游 | 台海局势 | 走进台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