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0年8月31日,驻伊拉克美军作战部队终于要离开伊拉克了。美国总统奥巴马说,作战部队的离开意味着这场战争“结束”,伊拉克将自己“做主”。为了实现各自的目的,美伊双方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从2003年春天开始的这场战争历时7年零5个月,耗资7423亿美元,美军部队死亡近4500人,受伤超过3万人,而伊拉克的死亡人数却早已超过10万,受伤人数则接近15万人…… ***痛快“获胜” 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公然向伊拉克发起军事行动。 开战进入第叁周后,战事便呈现一边倒的态势: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凭借空中优势和机械化部队,分几路发起强大攻势,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形成合围,并加紧对伊总统府、政府机关及高层领导人的住所等地进行空袭。 自3月20日开战至4月7日,美军就对伊拉克进行了1.2万次空袭,并投掷了1.45万枚精确制导炸弹和6800枚非制导性炸弹。在美军摧枯拉朽的气势下,伊拉克显得手无缚鸡之力,只能垂死挣扎。 2003年5月1日,伊拉克战争开始不到两个月,美国时任总统布什便在美国海军“亚伯拉罕?林肯”号航空母舰上说:“伊拉克主要战事已经结束。美国和我们的盟友们胜利了!”航母甲板上当时悬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使命完成”。 伊拉克战争后来也被媒体称为是“美军获胜最快的战争”。 2003年7月13日,伊拉克成立临时管理委员会。9月3日,由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选出的伊新政府成员在巴格达宣誓就职。美英联军占领伊拉克之后成立的第一个伊政府正式开始运转。 2003年10月2日,美国负责在伊拉克搜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武器检查团承认,美方未能在伊发现任何生化武器或核武器。 但同年10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511号决议,授权组成一支由美国领导的驻伊多国部队在2008年年底前在伊拉克执行任务,从而使美国在伊驻军合法化。 2003年12月13日,伊拉克前领导人萨达姆在其家乡提克里特附近被美军抓获。 ***战后“阵痛” 不过,未能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没有让布什政府感到羞愧,因为这时候,美国人已经找到了第二块遮羞布——将伊拉克建成中东民主的典范。布什承诺要给后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带来自由和安全…… 然而,萨达姆政权倒台后,伊拉克国内不断爆发的反美武装袭击、教派冲突,让伊拉克的政局极为动荡,“安全”成为奢侈,虐囚丑闻的连续曝光也让“自由”成为谎言。 有人说,每历经一次战争,社会都要经历一次分娩似的阵痛。美国和伊拉克社会正是在这漫长的阵痛中苦苦挣扎。伊拉克境内不断升级的暴力事件,不仅让伊拉克民众失去了最根本的生活保障,美国大兵们也难逃战争梦魇,白宫掌权者也没了主意。 2004年4月8日,武装分子开始在伊拉克大规模绑架外国人,超过30名人质遭到杀害。 2004年4月18日,西班牙宣布从伊拉克撤军,成为撤军的首个美国主要盟国。 2005年1月12日,美国情报官员确认,他们已经放弃在伊拉克境内寻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6年2月22日,伊拉克萨迈拉的什叶派圣地阿里?哈迪清真寺(又称金顶清真寺)遭到炸弹袭击,这起爆炸事件也揭开伊什叶派和逊尼派阿拉伯人之间教派冲突的序幕。 2006年6月7日,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首领阿布?穆萨卜?扎卡维被美军炸死。 2006年12月30日,萨达姆被执行绞刑。萨达姆的时代似乎过去了,然而,民主也并没有来到伊拉克。伊拉克男子哈拉夫告诉记者,在萨达姆掌权的时代,他时刻要担心自己无缘无故地被警察带走。而如今萨达姆走了,警察也要开始担心自己的命运了。 “我们盼望着萨达姆的离开,”伊拉克部落领袖艾哈迈德·阿布·里夏说,“但我们却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终于,面对不断恶化的安全局势,频频升高的死亡人数,布什出招了。2007年1月10日,布什宣布向伊拉克增派3万名士兵的战斗力量。2007年2月14日,驻伊美军和伊拉克政府动员8万人,推行巴格达安全计划。 伊拉克战争最初几年中,美国驻伊部队有13万多人。而从2007年开始,美军不断向伊拉克增兵。当年10月驻伊美军人数曾达到创历史最高的16.6万人。常年的战乱、国际经济制裁,也已经使伊拉克这个世界石油储量第二大的国家满目疮痍、民不聊生。 ***痛苦撤离 然而,面对混乱,美国人也开始显得有心无力了。2008年11月17日,美国与伊拉克就美国未来在伊驻军问题达成双边协议。根据驻军协议,在联合国授权到期后,美军将继续在当地驻扎,但驻伊美军作战部队则在2009年6月30日之前从伊拉克城镇全部撤出,并于2011年12月底前全部撤离伊拉克。这一协议在2009年年初正式生效。 2009年2月27日,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了美国将从伊拉克撤军的计划。这位打着“反战”旗号的美国非洲裔总统的撤军计划包括:在2010年8月31日前,从伊拉克撤离大部分军队,结束作战任务,只留下3.5万至5万兵力负责支持伊拉克政府及其安全部队的军事行动。然后,在2011年底前撤回全部剩余部队。 根据撤军计划,驻伊美军作战部队已于2009年6月30日前全部撤出伊拉克城镇,并驻扎在郊外的基地中。此后,驻守在城镇内的部分美军,主要承担训练和指导伊拉克安全部队以及保护美国外交使团和参与重建工作人员的任务。 这场被称为“获胜最快”的战争却也是“打扫战场最慢”的战争。经过漫长的7年之痛后,美国大兵终于要回家了,但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攻打伊拉克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中,美军只有138人丧生。但此后美军频繁遭到伊拉克境内反美武装的袭击,伤亡人数不断攀升。截至2010年8月16日,驻伊美军死亡总数已达4415人,另有约3.2万人在战斗中受伤…… 拖着疲惫身躯回家的美国人留给伊拉克人的显然是一个烂摊子:总体失业率高达15%,青年人失业率更是高达24%。在首都巴格达,连维持民生的电力都无法保证基本供给。政府的财政情况更是严重恶化。有报告称,伊拉克政府在2011年前很难消除财政赤字。 然而,撤军却是奥巴马的必然选择。经济危机让美国早已不堪重负。如果继续留在伊拉克,不仅人员伤亡增加,军费开支将让美国彻底喘不过气来。《今日美国》2010年8月16日公布的一份民调结果显示,有60%的美国人认为伊拉克战争是不值得的。 与此同时,有56%的受访美国民众表示,战后伊拉克民众的生活要好过战前。不过,这个问题的设置不禁让人觉得好笑,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只能由伊拉克人自己来,敢问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是何来的立场?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7年零5个月的战争之痛,美国和伊拉克都需要时间来慢慢愈合伤口…… (来源:中国日报网 方颖 编辑:信莲)
|
![]() |
||
|
|
|
|
视觉
|
博客
|
财经
|
|
点击排行
|
英语点津
|
网站地图 | |||||||||
国际 | 要闻 | 深度 | 亚太 | 北美 | 中东 | 拉美 | 中外关系 | 国际组织 | 海外看中国 |
评论 | 本网视点 | 国际时评 | 中国观察 | 财经评论 | 网友热议 | 影视书评 | 声音 | 漫画 | 外交讲坛 |
财经 | 国际财经 | 中国经济 | 分析评论 | 股市基金 | 房产动态 | 经济数据 | 消费旅游 | 理财保险 | 资讯抢鲜报 |
博览 | 奇闻奇观 | 科学探索 | 历史揭秘 | 劲爆丑闻 | 名人轶事 | 精彩热图 | 幽默 | 本周推荐 | |
音画 | 环球瞭望 | 社会百态 | 娱乐时尚 | 图吧博客 | 军事天地 | 时事热点 | 图片专题 | ||
军事 | 军事广角 | 即时消息 | 装备图集 | 中国国防 | 国际防务 | 军事评论 | 专栏 | ||
台海风情 | 台海热点 | 台湾旅游 | 台海局势 | 走进台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