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家观点:为拼经济卡梅伦来华寻商机 孙哲: 卡梅伦来华我觉得他主要是为了拼经济而言的,他受命于危难之间。他在当选之前英国经济其实患上了一种“英国病”,经济复苏,其实任务非常非常艰巨,第叁季度的增长率2.8%,第二季度1.2%,整年下来以后能1%左右就不错。他又有赤字,本来这个赤字就是骋顿笔的11%,2000多亿美元,他现在要削减政府赤字,要削减差不多1200亿,对他来说想用这么点钱,250万人再找工作,任务非常艰巨,而且英国还面临一个通膨问题,消费者指数经常忽高忽低,也面临着了很大的困难。英国有一个重商传统,重商传统最大的一个经验就是奠定了当初大英帝国的崛起,就是说他要把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综合统一起来,所以中国恰恰就是他最看重的一个海外市场。 水均益: 王朔先生给我们解读一下,您研究欧洲也很长时间了,对欧洲也有很多直观的感觉,英国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他主要内部是什么样的问题,同时给人感觉他又为什么这么看重跟中国的,特别是经贸关系? 王朔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主任: 刚才孙老师也讲了,卡梅伦这次来是商业优先。他自己也说我率的是一个商业代表团,主要任务就是来谈做生意的。从分析他的行为动机来讲,我觉得可以分叁层: 第一层,刚才孙老师讲从经济上来讲,英国国内的经济压力,这个我不多说了。 第二层,从政治上来讲。卡梅伦政府,中国一直跟英国保守党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好的,香港问题就是在撒切尔夫人那时候解决的。这样工党下台了,保守党上台以后我要跟中国表一个态,我觉得这是他有表态的意思在里面。 第叁层,还从全球合作的角度来讲。英国可以说也是受到危机打击比较大,实力下降,但是大国的面子还在,他也是想有所作为的。在骋20上英国提出要跟中国共同推进多哈贸易谈判,包括在气候问题上、环保问题上,我们中英之间还是有很多可以谈的。我想中国的这个伫立是明显挡在那里的。 水均益: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年轻的首相还是看到了问题的实质和症结。 我们来看看卡梅伦在北京这两天主要的行程,以及一些英美的主要媒体对他的评价。 在9日,也就是今天一系列活动,这是主要的活动,其中不包括我们对他的专访。其实他今天还去了北京的一个寺庙,喝了点茶,还参观了一个英资投资的超市,也算是秉承他一贯的作风——亲民。 然后到明天会参加一系列活动,包括国际金融新闻学院的活动,还有在北京大学对骋20,马上在韩国召开的二十国峰会发表讲话。 英国《每日电讯报》说,重要性超过任何旧有的贸易模式;美国《华尔街日报》说,他这次访华希望从近年来稳定的中英关系中攫取商机,也是跟我们刚才的分析比较相象;法新社用了一个,我们今天也是借鉴它这个标题,上任以来,卡梅伦就发誓要更密切地与中国打交道,把“敲响贸易之鼓”作为对外政策的核心。 王先生怎么解读“敲响贸易之鼓”? 正在评论:卡梅伦敲响中英贸易之鼓 王朔: 我觉得这个是跟保守党一贯的政策有关的。保守党注重经济,一贯主张自由贸易和开放市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当然这也是这次骋20它要跟中国共同推进的一个,跟它政策一贯有关的一个东西。 正在评论:中英贸易空间广阔 卡梅伦敲鼓之声是否迫切? 水均益: 我插一句,英国使馆那些官员在私下跟我们说,你们想问他什么问题,说我们首相特别愿意谈的就是中英贸易、中英关系,我说那不想谈什么问题,比如说像人权、前一阵英国的贩毒贩子阿克毛,这些事他不太爱谈,我说这些事好像也不是新闻,我们恰恰想谈谈他对中英关系到底是怎么一个看法。在您看来,给我们介绍一下,现在卡梅伦在英国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他要解决的问题对他的挑战有多大,作为这么年轻的一个首相? 王朔: 我觉得对卡梅伦来讲,现在英国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国内的经济问题。刚才我讲金融危机对英国打击很大,经济增长现在持续陷入低迷,巨额赤字也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利剑。这种情况下卡梅伦政府上台以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说我不加入欧元区,欧债危机跟我没关系,但是我要跟欧盟加强合作,我要利用欧盟的市场和资金,但是同时他又提出我政府不改组,不是担心我这个联合政府不稳吗,我五年不改组,包括我要治理国内的银行、要税收改革,他搞经济还是很有一套办法的。所以我说英国新政府在经济上还是很有头脑的。 正在评论:卡梅伦中国之行为何既是机遇也是考验? 水均益: 另外我也注意到,他在对于我问中国威胁论的时候,他确实表的这个态让我们感觉到还是很振奋,他认为中国威胁论绝对是一个错误的观点,恰恰相反他认为中国是一个机会。其实我个人认为,孙先生,跟英国、欧洲,包括美国打交道,我们也得两手准备,他好的时候你觉得特别好,恨不得就是哥们儿了,但是他要可恶的时候你也觉得有时候很不照顾我们的核心利益、重大关切,我们怎么来应对? 专家观点:中英全面合作有利世界经济振兴 孙哲: 其实卡梅伦竞选的时候,他就曾经对中国提出了一些批评,他也不明白中国将来会走向哪一个方向,中国会不会还维护这种稳定。其实他这种疑惑在经过六个月以后,他现在的表态我觉得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次如果他到中国来能感受一下中国13亿人,我们自身每一个人带有的色彩,可能对他改变自己的想法会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刚才你说他到一个寺庙去喝茶,让我想起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他说中英关系就像一双筷子,筷子没有长短,大家都拼字拼的,而且你要用一双筷子夹东西的时候,大家还要协作、配合,筷子也不同于刀叉,虽然我们有各自不同的政治制度,但是只要你用的舒服,你完全可以享受这个世界的美食。这种比喻我觉得非常恰当地说明中英两国虽然面临着政治上也有一些隔阂,比如说在以前我们有所谓的民主人权,包括他这次访问,英国很多媒体就批评他说,不能以不跟中国提民主人权来作为访问的代价,所以我们期望能够有这种政治发展的多样化,大家平等合作,这对全世界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 水均益: 希望中英两国能够像筷子一样,比较和谐,配合得比较好。 王先生对中英未来的关系,我们未来可能会面临的挑战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准备,您怎么看? 王朔: 我个人对中英关系的发展还是持一种比较积极的态度。我认为现在保守党政府上台以后,因为鉴于保守党一贯的传统,它要跟工党政府有所区别,工党政府毕竟是中间偏左的一条路线,它在人权问题上包括贸易保护问题上,甚至对中国持一种相对比较批评的态度。当然中英的分歧并不是没有的,因为理念、文化传统的这种分歧,但是卡梅伦政府实际上是在刻意地降低这种分歧的调门。我觉得既然双方有这么一种考虑,希望按照原来中国政府跟原来的保守党这么一种比较良好的合作传统,沿着这种脉络下去,利用良好的政治关系来进一步推动经贸关系。 (来源:央视网 编辑:陈璐)
|
![]() |
||
|
|
|
|
商讯
|
视觉
|
博客
|
财经
|
|
点击排行
|
英语点津
|
网站地图 | |||||||||
国际 | 要闻 | 深度 | 亚太 | 北美 | 中东 | 拉美 | 中外关系 | 国际组织 | 海外看中国 |
评论 | 本网视点 | 国际时评 | 中国观察 | 财经评论 | 网友热议 | 影视书评 | 声音 | 漫画 | 外交讲坛 |
财经 | 国际财经 | 中国经济 | 分析评论 | 股市基金 | 房产动态 | 经济数据 | 消费旅游 | 理财保险 | 资讯抢鲜报 |
博览 | 奇闻奇观 | 科学探索 | 历史揭秘 | 劲爆丑闻 | 名人轶事 | 精彩热图 | 幽默 | 本周推荐 | |
音画 | 环球瞭望 | 社会百态 | 娱乐时尚 | 图吧博客 | 军事天地 | 时事热点 | 图片专题 | ||
军事 | 军事广角 | 即时消息 | 装备图集 | 中国国防 | 国际防务 | 军事评论 | 专栏 | ||
台海风情 | 台海热点 | 台湾旅游 | 台海局势 | 走进台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