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资料图片:在约旦河西岸的亚当犹太人定居点,一台挖掘机进行作业。 美国18日在联合国安理会否决了由阿拉伯国家起草的一项谴责以色列扩建犹太人定居点的决议草案,致使这一得到其他14个安理会成员投票赞成、同时得到100多个国家支持的决议草案未能获得通过。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此举意在安抚盟友以色列和美国国内亲以势力,但这种明显偏袒以方的举动必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不满,并对巴以和平进程带来负面影响。 美国:国内国外考量多 这一决议草案由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黎巴嫩去年12月19日提出,从酝酿起草、打磨修改到提交表决,历时两个月。草案指出,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兴建犹太人定居点是非法的,并对以色列在被占领土上继续兴建定居点进行谴责,这些核心内容实际上符合美国有关政策,美国完全可以在表决中投弃权票。但美国此次为何仍要坚持行使否决权? 美方给出的理由是,它认为这一决议草案在内容上“一边倒”,“没有保持平衡”。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赖斯在安理会表决后解释美国立场时说,她担心“这一决议草案存在使(巴以)双方立场趋于强硬的风险”,从而影响中东和平进程。她认为,目前联合国不是处理犹太人定居点问题的合适场所,这一问题应由巴以双方通过和谈加以解决。 但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动用否决权,更重要的是考虑到美以关系以及美国国内的政治因素。 从美以关系的角度来看,以色列近来已对美国“抛弃”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导致埃及政局突变表示强烈不满,因此,美国此次行使否决权,就是要在当前中东有关国家政局持续动荡的情况下,不让以色列有受到美国冷落的感觉,希望借此继续稳住以色列,以维护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 从美国国内因素来看,奥巴马政府担心,如果此次在安理会投弃权票,会使美国国会中支持以色列的共和党与民主党进一步对立,从而使他领导的政府受到共和党更多的掣肘。 以巴:一家欢喜一家愁 美国动用否决权,使以色列如释重负。以总理内塔尼亚胡19日就美国否决决议草案向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深深的感谢”。 以总理办公室发表的声明说:“美国政府的决定充分表明,实现巴以和平的唯一途径是直接和谈,而非由国际机构决定。” 以色列国家安全研究所副所长耶胡达·本-梅厄表示,美国政府否决草案并无悬念,因此以色列政府并不担心其在定居点问题上承受压力,它更加看重这一决定可能产生的影响,即推动巴勒斯坦方面放弃单方面行动,重回谈判桌。 与此同时,对于美国的否决行动,巴方从上到下嘘声一片。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18日深夜在执委会主席阿巴斯的主持下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并对美国的做法予以谴责。 执委会委员埃雷卡特在会后对新华社记者说,巴领导层认为美国的做法是“令人失望”和“没有道理”的。埃雷卡特认为,兴建犹太人定居点有悖于国际法,而美国在中东地区局势出现新情况时依然使用否决权,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他说,巴方将继续通过国际渠道,寻求国际社会支持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权利。 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在得到美国动用否决权的消息后,数千名巴勒斯坦人18日夜自发涌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活动。 后果:和平进程难推进 尽管赖斯当天在安理会强调,美国行使否决权不代表支持修建定居点活动,“美国承诺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寻求广泛和全面的和平”,但是,美方的行动还是遭到了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批评,认为美国此举将严重影响巴以和平进程。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此次在安理会行使否决权的举动,被看做是美国强行阻止反以舆论的表现,将对巴以和平进程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去年9月重新启动的巴以直接和谈再次陷入僵局的主要原因就是以色列继续在被占领土兴建犹太人定居点。巴方曾多次表示,只要以方继续兴建犹太人定居点,他们就不可能回到谈判桌旁。巴勒斯坦常驻联合国观察员曼苏尔当天在安理会说,该决议草案未能获得通过“是非常不幸的”,他担心这强化了“有罪不罚”现象,可能会让以色列更加强硬。 其次,美国不惜在安理会动用否决权来偏袒以色列,使人们对美国能否继续在巴以之间进行有效调停产生疑虑。努力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是奥巴马政府的一项重要外交政策,正是由于华盛顿的极力撮合,巴以双方才在去年9月恢复中断多时的直接会谈,但和谈后来又因以方拒绝延长定居点限建令而中断。在此情况下,人们有理由怀疑,美方能否以中立者的身份继续在巴以间斡旋,美方的有关和谈倡议在短时间内能否得到巴勒斯坦以及广大阿拉伯国家的积极响应。 美国作为中东问题四方之一,将在下月与联合国、欧盟和俄罗斯一起开会讨论如何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在巴勒斯坦对美国行使否决权感到失望的情况下,中东问题四方在会上究竟能有多大作为,有待观察。 (来源:新华网 编辑:谌融)
|
![]() |
||
|
|
|
|
商讯
|
视觉
|
博客
|
财经
|
|
点击排行
|
英语点津
|
网站地图 | |||||||||
国际 | 要闻 | 深度 | 亚太 | 北美 | 中东 | 拉美 | 中外关系 | 国际组织 | 海外看中国 |
评论 | 本网视点 | 国际时评 | 中国观察 | 财经评论 | 网友热议 | 影视书评 | 声音 | 漫画 | 外交讲坛 |
财经 | 国际财经 | 中国经济 | 分析评论 | 股市基金 | 房产动态 | 经济数据 | 消费旅游 | 理财保险 | 资讯抢鲜报 |
博览 | 奇闻奇观 | 科学探索 | 历史揭秘 | 劲爆丑闻 | 名人轶事 | 精彩热图 | 幽默 | 本周推荐 | |
音画 | 环球瞭望 | 社会百态 | 娱乐时尚 | 图吧博客 | 军事天地 | 时事热点 | 图片专题 | ||
军事 | 军事广角 | 即时消息 | 装备图集 | 中国国防 | 国际防务 | 军事评论 | 专栏 | ||
台海风情 | 台海热点 | 台湾旅游 | 台海局势 | 走进台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