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冠体育app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科技 体育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摆媒体论坛闭刘泽彭:媒体如何推动中日国民情感改善

2012-07-02 16:36:42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免费订阅30天皇冠体育app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下半场媒体对话的主题是“分析趋势产生的原因和探讨如何改善国民情感”。我认为,这个话题非常重要。除了历史、领土等问题外,两国民众之间缺乏相互了解是影响中日关系发展以及两国人民对彼此好感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日关系发展的基础在民间。推动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的钥匙之一,是加强民间交流。两国民众保持广泛的交流与沟通,便能产生彼此的理解与信任。一些去过对方国家或者是有来自对方国家的朋友的人,一定会对中国或者日本有着更为深入、客观的认识。

那么,对于那些没有去过对方国家的人,如何增进他们对对方国家的了解呢?两国的媒体就是最好的载体。连续八年的调查表明,新闻媒体始终是中日两国国民了解彼此的最主要渠道。下半场的各位嘉宾都是来自两国的新闻媒体人。可以说,各位对媒体在推动中日关系发展上所能发挥的作用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

我曾经在中国新闻社担任社长多年。对于对外新闻报道方面也有着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媒体在增进两国民众相互了解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在改善国民情感上媒体应该怎么做呢?下面,谈一谈我的几点建议。

一是两国媒体不要进行煽动性的报道。我去年在媒体分论坛上说过这样一句话,“媒体就是小的事情可以夸大,大的事情可以化小”。对于一些事件和话题,新闻媒体应从更高层面考虑双方利益的平衡,避免损害两国国民感情,误导两国的民众。

二是加大两国在经济、文化、社会领域开展合作的报道力度。目前来看,两国媒体在政治方面的报道较多,其次是经济。我认为,除了政治、经济外,媒体还应该在文化、民间交流等方面加大报道力度,尤其是要加大对两国典型人物的报道,通过真实故事,来更好地增强两国民众的相互了解。

叁是综合运用多种传播渠道增强报道效果。舆论调查结果显示,电视、报纸、互联网等传播媒体是两国民众了解中日关系最主要的渠道。目前,移动新媒体时代已经全面到来。单一的传播媒介已无法满足两国读者日益多样和个性化的阅读习惯和需求。因此,在对于中日关系的报道上,我们要灵活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移动终端等多种形式的传播载体,综合运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确保报道实效。

(作者:全国政协常委 刘泽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


编辑:韩榕华标签:
24小时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