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5月13日福建报道:“每天睡觉前都要吃一粒安眠药才能入眠。”两年前6月份,作为首批福建对口支援彭州市援建者孙建平只身一人赶赴四川重灾区彭州市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从那时起,安眠药开始伴随着他至今。 今年48岁的孙建平是家中的长子,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由于援建在外,长时间又不在家中,缺乏对八旬年迈父母照顾和关爱。当年8月,他通知在南平的妹妹赶往福州家中,没想到,这一路却阴阳两隔,妹妹遇到意外身亡…… “妹妹的去世,对我来说是晴天霹雳。”意外身亡的消息从福州传到四川彭州,他悲伤至极,在福建援建指挥部办公室顿时放声大哭。 然而,10多天过去后孙建平才赶回到家中。他缺席了妹妹的遗体告别仪式,连最后一面都没看上…… 当时,他正在负责彭州市的就业招聘会,抓紧制定前方指挥部的制度建设等统筹工作,一直都走不开。 “我很内疚,很自责。”他悲痛地告诉中国日报记者。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特别是母亲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隔月要住院治疗,需终身吃药控制。孙建平家人一致商议:“瞒一辈子,让父母安享晚年。”
![]() 笑对余震 如今,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和招商引资成了他每天的“必修”功课。 “来这里援建工作两年了,他还是不习惯吃这里的辣椒,菜很咸,很油。”一位长期在他身边共处的同事告诉记者。 孙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自己人生中也会有地震灾区工作的经历。他说:“这是我的特殊使命,无怨无悔。” 2008年6月20日,他接到命令后赶赴四川重灾区彭州。据孙建平回忆,灾后重建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余震不断,当年7月,他经历过最大的6.3级余震。 那天下午4点多,玻璃窗摇动得阵阵响,办公室物品开始掉落在地,办公材料漫天飞,他意识到地震来了……孙建平大喊:“赶紧跑到空地上去。” 现在谈起那次余震逃生的他还心有余悸。“类似这样的经历记得住就有8次了,”他说,有次还是晚上零晨两点,刚入睡不久,床摇得厉害,就被震起来,迅速跑到空地上。如今在听到这样响声,他已经习以为常,继续睡觉。 “经历这么多次余震还是能承受的。”孙笑着说。 为增强彭州市的灾后“造血”功能,一年后,他除了负责办公室全面工作外,还要负责灾区产业发展援助以及招商引资工作。孙说,刚开始很多公司一听说西部地区,就认为太贫困,失去了投资的兴趣。 他积极会同福建省经贸委、工商联等部门帮助彭州市开展招商引资,先后组织福建省内10批次包括建材、纺织、服装鞋业、食品、农产物加工、电子信息、商贸流通等200多家公司到彭州市考察,引导福建籍公司参与灾后恢复重建。 凭借着曾经主管经济和对外经贸的丰富经验,在他的努力下,先后有26家福建籍公司与彭州市签订了投资协议,协议投资额24亿元。 “福建永辉集团到彭州考察后,看到这里蔬菜等农产物商机,后来投资1.3亿元成立了农产物加工物流配送中心。”他高兴介绍说,今年3月奠基开工福建亚通集团投资1.5亿元的塑料项目,成为入驻彭州塑料产业园的第一家行业龙头公司。 目前,已有21家福建公司在彭州市落地,还有20多家福建籍公司到四川省其他市(县)投资兴业,增加了当地的财政收入,扩大了就业,受到灾区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在灾区的恢复重建中,他多次积极组织彭州市组团参加在福建举办的“9.8”厦门投洽会、海峡旅游博览会、“11.18”漳州花博会等大型展会。他前瞻性地提出:后援建时代应将闽彭两地之间的合作由救急“输血”变为可持续的“造血”,建立和完善两地长效合作机制,为灾区建设的医院、学校、公路、桥梁等工程项目,发展的后劲要跟上。
![]() 灾后重建 “我在灾区援建的日子里开始变黑、变老、变憔悴、皱纹也增多,对身体透支是比较大的。”孙建平说。 在奔赴四川重灾区彭州市后,他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在废墟中抢建指挥部办公场所、住宿活动板房,由于连日在工地上顶着酷暑作业,他中暑了,还发着高烧,可刚在医院打完点滴又前往施工工地…… 如此反复,在去年9月,福建全体援建者进行体检,他却意外发现自己得了肾结石,在此之前身体全部都是健康。 一度身体很好的他,前段时间,还不慎摔倒,造成腰椎错位,在彭州市人民医院住院,还未痊愈就出院扑在工作上。 从小在东南沿海福建福州长大,祖籍浙江,今年是他的本命年。孙建平作为福建援建前方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但能掌握轻重缓急,与各组室相互配合,组织制定了省前方指挥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管资金、管项目。 “有时我也很矛盾,但援建工作熬也要熬过去。”他形象地比喻援建工作好比“白+黑”(白天加夜晚)和“5+2”(一周五个工作日加双休日),不分昼夜,不分双休日。 可喜的是,两年多来,福建援建的彭州各类市属社会性事业项目如彭州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群众艺术馆、广电中心、石室白马中学、小鱼洞新大桥等现代化精品建设陆续在汶川两周年前后竣工揭牌投入使用。 据福建省对口支援彭州市灾后恢复重建前方指挥部指挥长余军介绍,福建总投资33.3亿元的143个援建项目中,115个交钥匙项目去年底全部开工建设。截至今年3月底,交钥匙项目已竣工100个。此外,产业援助、就业援助、技术援助和支医、支教、支警等各项援助工作全面推进。 这两年来,孙建平克服亲人去世、余震不断、水土不服、饮食难适、无法入眠等各种困难和悲伤,和福建省先后派出的140人援建者一样,坚守在对口支援灾后恢复重建的第一线,努力完成中央、福建省各地市重建单位提出“叁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赶工期建设目标。 “每次回到家中,都会给父母和妻子做些补偿。”他轻轻擦了一下眼角快流下的眼泪说。每天他都会有一个电话给妻子报平安…… 汶川特大地震是建国以来的受灾面积最广、救灾困难最多、难度最大的一次。对于前不久青海省玉树发生7.1级地震的灾区人民,他希望能尽快看到家园重建景象。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孙建平被四川省选为全国援建人员代表,并得到表扬。 孙建平告诉中国日报记者:“我们参与了四川彭州灾区恢复重建时期,见证了灾区人民这两年来跨越式的发展,看到了灾区越变越美丽,心中无比自豪。” “这在我自己人生的经历中将留下重重一笔。我想,在退休后,某时的茶余饭后,还可以拿出来在子孙面前炫耀。”他说。(中国日报记者 胡美东 朱兴鑫 编辑 裴培)
|
![]() |
||
|
|
|
|
视觉
|
博客
|
财经
|
|
点击排行
|
英语点津
|
网站地图 | |||||||||
国际 | 要闻 | 深度 | 亚太 | 北美 | 中东 | 拉美 | 中外关系 | 国际组织 | 海外看中国 |
评论 | 本网视点 | 国际时评 | 中国观察 | 财经评论 | 网友热议 | 影视书评 | 声音 | 漫画 | 外交讲坛 |
财经 | 国际财经 | 中国经济 | 分析评论 | 股市基金 | 房产动态 | 经济数据 | 消费旅游 | 理财保险 | 资讯抢鲜报 |
博览 | 奇闻奇观 | 科学探索 | 历史揭秘 | 劲爆丑闻 | 名人轶事 | 精彩热图 | 幽默 | 本周推荐 | |
音画 | 环球瞭望 | 社会百态 | 娱乐时尚 | 图吧博客 | 军事天地 | 时事热点 | 图片专题 | ||
军事 | 军事广角 | 即时消息 | 装备图集 | 中国国防 | 国际防务 | 军事评论 | 专栏 | ||
台海风情 | 台海热点 | 台湾旅游 | 台海局势 | 走进台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