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6月24日纽约报道:努里埃尔·鲁比尼是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人称“末日”博士。早在2008年经济危机发生以前,他就曾警告说将要发生严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 在2006年9月7日的那次讲演中,他指名道姓地预言一些资本市场(金融)机构要崩溃。仅仅2年之后,房利美和房地美真的崩溃了。 按照中国的传统定义,他那紧锁的眉头就显示出他是属于那种忧郁型的人。不过他坚称:“我不是‘末日’博士。” 他在自己的办公室接受《中国日报》独家采访时声明:“我可不是那种什么预言家,” “我宁愿被人叫做现实博士。我既不悲观,也不盲目乐观,只是希望能够正确而且试尝着判断出危机出现的地方。” 这名现实主义博士目前更担心的是,在众多不定因素下,世界应该如何稳定地保持经济复苏势头。 这些不确定因素已经显现:比如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美国居高不下的失业率, 鲁比尼教授说,世界必须要处理好这些不确定因素,以防止全球经济陷入双向衰退。来自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领导人即将在多伦多聚首于骋20峰会,这应该是他们关注的首要任务。 他还认为,保证经济持续增长是今日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 他表示自己早就说过,所有发达国家的复苏都将遵循着“毫无活力的、鲍型而非痴型式的复苏。” 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的复苏比较疲软,他说美国的增长今年上半年仅能达到3%左右。“在经济缩水以后,增长远远低于预计的5%到6%。” “我觉得,(美国的)增长在下半年,恐怕会回落到2个百分点以下。”他说。他接着又说这个数字可能还会“使得所有的事情变坏。” 他同时也对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状况表示担忧。 他说迄今为止“全球复苏的亮点”是新兴市场—中国、印度、巴西以及其它亚洲国家和部分拉丁美洲国家。 他说,“保持全球的经济增长是很重要的,因为低速增长会使得所有的事情变坏,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社会不安风险加大,预算赤字不断扩大,资产泡沫的损失将会增加。” 但是,如何才能保持全球经济的复苏?鲁比尼出具的处方是重新配平全球经济,让那些“过量储备国家”,比如德国、日本、中国和新兴亚洲国家更多地增加消费,降低出口。最重要的是,用扩大内需来保持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 他说在过去的差不多十年中,美国以及另外一些国家比如英国、西班牙、爱尔兰、冰岛和新西兰是“初级产物和终极产物的消费者”。毕竟,这些国家花的比挣的多,从而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常性项目赤字。 同时,在世界的另一边,初级产物和终极产物的制造者,中国、新兴亚洲,日本、德国——这些国家花的比挣的少,它们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经常性项目盈余。 “中国和其他国家有权告诉像美国这样的国家,他们需要削减预算赤字和减少开支,”他说,并且市场也要求过度开支的国家进行调整。 然而,就算是美国人和其它过度开支国家的人们必须要更多地节省并削减预算赤字,世界仍然可能进一步跌进衰退。除非那些过量储备国家像德国、日本、中国和其它新兴亚洲经济体花得更多,存的减少。 不管怎么说,不像去年,当时所有的政府都“对货币刺激政策做出非常积极的反应……并且止住了自由落体式下降的全球经济。”可现在,每个骋20国家有着各自完全不同的诉求。 他说:“因此,我担心这种不对称暗示着全球经济复苏还是不稳固的。我不知道他们(骋20领导人们)怎么能够达成合作,因为合作的态势并不明朗。” “我没有要责备美国或者中国的意思,但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的那一部分,” 鲁比尼批评了德国政府最近作出的节俭计划,说它“从几个尺度衡量都是错误的”。 增长是欧洲的一个主要问题。好多国家,像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还有其它国家需要“削减巨额的预算赤字。”因此,欧元区也存在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的危险可能。 他说,要解决这一问题,那些推行财政紧缩的国家必须引入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活动的展开。与此同时,欧元必须逐步贬值,逐渐“恢复其在货币市场内丧失的竞争力。” 他说:“当前,德国不得不考虑整个欧元区的经济,减税和增加工人收入以刺激消费,增加德国工人和家庭的购买力。这样,家庭会加大开支并购买更多欧元区以外的产物。” “现在不必采取财政紧缩政策,他们(德国人)可以等个两、叁年再实施。”鲁比尼表示。 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所有国家都应该尽其自己一份力量以重新平衡全球经济,使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减少不均衡的局面。 各国应该“允许过度开支国家多积累少花费而不引起全球经济陷入双向衰退,还需要过量储蓄国家多消费少储蓄。”他说。 “未来的六个月是关键时期。”他说。 鲁比尼看中国经济 与众多对中国经济当前表现持怀疑态度的人不同,鲁比尼教授说中国迄今为止的所作所为都“相当好”。它的增长是成功的,使数以亿计的人群脱贫。 不过,过去20到30年的中国发展模式相对单一,依赖于“疲软的货币,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和增长模式。” 他说:“这种增长模式得以起到作用,是由于美国和其它一些国家作为初级产物和终极产物的消费者。” 他说,这种过度开支国家在经常性项目紧缩的政策下会减少消费指出,“上述的增长模式,虽然还没有彻底垮掉,还是受到极大挑战。” 他认为这种增长模式不具有持续性。“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保持那样的生产力。” 他说:“在净出口额减小和继续扩大出口前景黯淡的情况下,”现如今的中国面临着如何保持经济增长的问题。 中国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它必须依靠刺激内需,并加大有利增加消费的投资。 他说中国还需要循序渐进地促进人民币升值,以降低利息并扩大消费。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将很有用,进口产物将会更加便宜,有利于促进消费”他说:“这符合中国的利益,应该尽快实行而不是等到明年。”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bizchina/2010-06/24/content_10012835.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黎星、丁清芬 编辑 裴培)
|
![]() |
||
|
|
|
|
视觉
|
博客
|
财经
|
|
点击排行
|
英语点津
|
网站地图 | |||||||||
国际 | 要闻 | 深度 | 亚太 | 北美 | 中东 | 拉美 | 中外关系 | 国际组织 | 海外看中国 |
评论 | 本网视点 | 国际时评 | 中国观察 | 财经评论 | 网友热议 | 影视书评 | 声音 | 漫画 | 外交讲坛 |
财经 | 国际财经 | 中国经济 | 分析评论 | 股市基金 | 房产动态 | 经济数据 | 消费旅游 | 理财保险 | 资讯抢鲜报 |
博览 | 奇闻奇观 | 科学探索 | 历史揭秘 | 劲爆丑闻 | 名人轶事 | 精彩热图 | 幽默 | 本周推荐 | |
音画 | 环球瞭望 | 社会百态 | 娱乐时尚 | 图吧博客 | 军事天地 | 时事热点 | 图片专题 | ||
军事 | 军事广角 | 即时消息 | 装备图集 | 中国国防 | 国际防务 | 军事评论 | 专栏 | ||
台海风情 | 台海热点 | 台湾旅游 | 台海局势 | 走进台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