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9月6日报道:29岁的Susie Zhang月薪4000元,每个月单单购买化妆品就要花去2000多元。 打量一下她的浴室,架子上的彩色瓶子像士兵一样整齐排列,里面盛满了各式各样的护肤水和面霜。 这些仅仅是她每天早晨用的化妆品,有面部调理霜、乳液、保湿霜、眼霜、防晒霜、妆前打底霜、粉底霜和粉底等等。 “每天晚上,我会用更多的护肤品,比如磨砂膏、面膜,还有许多其它的东西。” 从事广告业的Susie Zhang说,“花钱买各种护肤产物和美容产物的确是一笔不小投资,但绝对物有所值。” 据全球第二大调研集团TNS的报告,中国有68%的消费者和Susie Zhang一样,认为花费时间金钱打造个人形象对于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至关重要。 搁狈颁翱厂的报告表明,较低的市场渗透水平和巨大的消费群体是中国吸引全球化妆品生产商的两大因素。同时,报告还指出,由于中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工作人口的不断增长,未来叁年内(即2010-2013年)中国的化妆品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2.3%。 但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任于小冬表示,目前国内有关美容和化妆产物的广告铺天盖地,纷纷将这些产物渲染成人们追求健康、高质量的生活所必备的元素。然而实际上,中国每人每年在美容化妆产物方面的平均消费只有5美元,仅相当于日本的3%,美国的6%。但谈到今年5月底在北京举行的首届皮肤营养与健康护理产业国际高峰论坛时,于小冬表示,护肤品制造业仍在快速大幅地增长。 谈到各类化妆品的市场情况,TNS首席执行官Serene Wong说 ,面部保湿霜在中国非常受欢迎,占到了市场销售总量的69%,而洁面产物仅占14% 此外,她还表示,在各类护肤产物中,有增白皮肤功效的美白霜在中国也十分流行,适用于各年龄段的中国消费者。但国际美容皮肤科学会副会长陈洪铎对中国消费者大量使用这些产物表示担忧。 皮肤专家称,“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人们对于护肤品和保健产物的需求也空前膨胀。但在如何美化肌肤方面,中国的消费者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中国人从意识到皮肤需要保养到现在已有多年,然而许多中国消费者对于如何保养皮肤仍然缺乏基本的认识。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消费者对于护肤品的心理期待远高于现阶段护肤和美容技术所能达到的水平。 对此,陈洪铎表示,不应被诱人的广告牵着鼻子走,中国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和护肤品时需要专业的护肤评估和指导。 美国如新集团大中华区总裁范家辉说,如新公司已经放弃了花样繁多的广告,取而代之的是在全国建立了许多体验中心,以此向消费者展示公司的科研创新成果,普及护肤知识。 “消费者在我们的体验中心可以进行多项皮肤测试,了解自己肤质特点。同时,我们欢迎消费者再次来到我们的体验中心进行皮肤测试,体验我们产物的功效”。目前如新公司已在全国各地成立了50个体验中心。 范家辉说,护肤公司应当从长远的角度审视中国市场,不能指望通过广告炒作和名人推广活动实现销售额或业绩的暴涨。 他说,“市场调查显示,大多数月净收入5000的女性消费者,60%的工资用于购买美容和护肤品上。” Susie Zhang 已经有20多年的美容护肤经历,但是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护肤品时,仍然显得非常迷茫。 范家辉解释说,如果消费选了一款适合自己肤质类型的产物,就无需担心所谓的“反弹”。现在大多数消费者误认为持续使用一款产物,其效果会越来越不明显,所以不断地更换产物。 范家辉认为,皮肤护理需要时间与功夫,期望立竿见影的效果,从科学道理而言,是不现实的。 为年轻而战 日本经济学家大前研一在北京称,目前中国老龄化人口为1.43亿,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会翻倍。 与此同时,2009年抗衰老产物在全球的销售额已达1000亿美元,预计到2015年,全球抗衰老产物的销售额将超过1760亿美元。大前研一称,抗衰老产物同样也会风靡中国。 范家辉说,他们公司之前的目标消费者为35岁以上的人群,但现在,80后一代消费者的数目也在增长。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在岁月流失的过程中留住青春,护肤品的主要消费人群已从中年人和老年人转移到26到38岁的年轻一代中间。 从护肤霜到口服美容药再到整形手术,不同美容产物的制造者都向消费者许诺,还他们一张青春的容颜。据如新集团首席科研执行长Joseph Chang介绍,该集团最近研究发现,人的衰老过程和基因直接相关。 如新的全球独家科技补驳别尝翱颁,针对有关基因研制出抗衰老的配方,能有效保持基因的年轻状态。补驳别尝翱颁抗老组合4件套包括温和洁净调理、时空精华素、光彩防晒乳(厂笔贵22)以及活肤晚霜。 范家辉说,补驳别尝翱颁抗衰老产物已经帮助公司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2009年如新的全球收入达到13.3亿美元,2010年增长势头依旧强劲。 今年第一季度,如新在大中华区的盈利同比增长22%,第二季度的增长率为53%,同时如新在中国大陆地区第二季度盈利同比增长94%。 范家辉说,ageLOC 抗衰老产物于去年10月在全球上市,如新公司估计该产物一年间的收入将达1.5亿美元。 中国民营公司 皮肤健康专家陈洪铎说,在中国,化妆品和护肤产业的门槛很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科研创新。 陈洪铎见证了中国民营化妆品公司所做的努力,但他强调,民营公司的产物类目有时与市场需求不符,因此需要整合。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美容化妆品业商会会长马娅说,面对不断飞涨的市场成本,我们应当给予民营化妆品制造公司更多的扶持政策。现在的市场对于国际大公司来说非常好,但对于中国羽翼未丰的民企而言,则是困难难重重。 马娅同时建议,政府应当创立更多的特别基金,支持中国新兴品牌的创新与发展 杭州珀莱雅化妆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侯军呈说,他们公司已经开始向在中国的二叁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扩展市场,目前珀莱雅在全国有近2000家专营店和商场销售柜台。 侯军呈补充道:“但是我们很难进入一线城市,因为商场柜台租赁价格过于昂贵,这使得我们的产物很难打开市场,赢得消费者。” 他说,很多小生产厂商非常嫉妒国际大品牌,因为国际大品牌可以获得商场最佳地段的免费柜台。“中国大多数民营化妆品公司面临这样的困境,一些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被国际大品牌收购,而留下的公司只能苦苦挣扎。” 搁狈颁翱厂的报告显示,中国大约有3500家化妆品制造公司,其中大多数规模很小。国内化妆品公司在国际公司面前,总显得弱不禁风。 该调查公司在报告中说:“我们预计大型国际和国内化妆品公司将会采取合并与收购的无机增长策略。这一策略最后会形成该产业中等程度的产业整合,消费者将会从不断改善的产物质量与合理的价格中获益。” 2003年,法国化妆品品牌巴黎欧莱雅收购了中国本土品牌小护士,2004年又收购了羽西。 2008年国际医药与化妆品巨头强生以3.37亿美元收购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 然而,马娅和侯军呈强调,作为一个化妆品消费大国,中国在化妆品生产领域实力很强,但需要中国人自己的品牌。 其它趋势 与此同时,世界保健品与美容产业感受到中国传统中药化妆品正在复苏的趋势。药妆在中国以及其它国家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例如,名贵中草药灵芝,已经被应用于羽西等多个品牌的化妆品中。 Serene Wong 说,中国的一些本土公司活力十足,如上海家化的美加净一直保持着增长的势头,并通过更新配方和包装推出新的产物。 上海家化的中等价位品牌佰草集于1995年上市,去年增长率达到60%,公司计划今年在全国开设250家佰草集销售店。 北京百年老店同仁堂也同样推出了去除黑眼圈和粉刺的产物,以及其它一些普通的护肤品。 汉高化妆品公司的开发研究总监Daniel Chen说:“药妆不仅仅是依靠中草药本身,还结合了现代科技和独特配方的优势。”(中国日报记者 于田雨 编译 刘江波 赵欣莹 编辑 潘忠明)
|
![]() |
||
|
|
|
|
视觉
|
博客
|
财经
|
|
点击排行
|
英语点津
|
网站地图 | |||||||||
国际 | 要闻 | 深度 | 亚太 | 北美 | 中东 | 拉美 | 中外关系 | 国际组织 | 海外看中国 |
评论 | 本网视点 | 国际时评 | 中国观察 | 财经评论 | 网友热议 | 影视书评 | 声音 | 漫画 | 外交讲坛 |
财经 | 国际财经 | 中国经济 | 分析评论 | 股市基金 | 房产动态 | 经济数据 | 消费旅游 | 理财保险 | 资讯抢鲜报 |
博览 | 奇闻奇观 | 科学探索 | 历史揭秘 | 劲爆丑闻 | 名人轶事 | 精彩热图 | 幽默 | 本周推荐 | |
音画 | 环球瞭望 | 社会百态 | 娱乐时尚 | 图吧博客 | 军事天地 | 时事热点 | 图片专题 | ||
军事 | 军事广角 | 即时消息 | 装备图集 | 中国国防 | 国际防务 | 军事评论 | 专栏 | ||
台海风情 | 台海热点 | 台湾旅游 | 台海局势 | 走进台湾 | |||||